吴长波的生态之旅空间
笋节说笋
吴长波专业号 | 2023-5-9

——写在福建省寿宁县第三届采笋节举办之际

 

 
 

DSC_6264_副本

寿宁县第三届采笋节开幕式

 

昨天上午去托溪乡坪坑村参加寿宁县第三届采笋节。活动非常精彩,一是游客很多,人气非常旺; 二是节目编排很好,除了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北路戏表演,剥笋比赛环节亦很受欢迎,各村选拔出来的剥笋能手同台竞技,比手法,拼手速,引发围观群众阵阵喝彩。中午,活动方在十八贡生古村办了30桌免费全笋宴,但还是不够座,村民朋友得临时准备桌子,忙得不亦乐乎,可见采笋节的影响越来越大了。


DSC_6142_副本

剥笋比赛冠军

 

不过,主戏还是生态农业项目签约,不仅仪式感满满,项目实实在在落地,助力乡村振兴,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。

我拍了两组照片,除了“戏曲下乡”,就是北路戏下乡演出,另一组是“美味乡宴”,拍的是全笋宴的制作过程。但我回城吃午餐,心里想着,人那么多,就别在那添乱了。

虽然没有品尝美味全笋宴,但想起化笋的众多好处来,便试着提笔写写这个办全笋宴的化笋,以及化竹。

化竹是乡亲们的叫法,明朝的时候就那样叫了。化竹笋,乡亲们叫小笋,托溪方言呼作“笋仔”。化竹笋高一尺多,大的比拇指大一些,小的还不如小指大。相对于毛竹笋动辄三五斤而言,乡亲们叫化竹笋“笋仔”,也是蛮贴切的。


DSC_6295_副本

大铁锅烩出全笋宴

 

在托溪,竹笋的吃法很多,正因为吃法多,才能办起数百人集体狂欢的全笋宴嘛。我不是大厨,也不是美食家,但打小吃化笋,当然知道化笋的很多种吃法。一是生吃,四年级开始,去离家五里的江山小学读书,放学回来肚子饿,在岭头的路边采一把化竹笋,用小手剥去笋皮,即可享用——脆嫩,多水,甘甜,其情其景,至今难忘。二是熟吃,选鲜嫩笋尖,切段或拍成碎片,然后炒了吃,脆爽,香甜,鲜味十足。其次是加工成笋干,食用时,先用开水浸泡,泡开后切段切丝均可,可干煸,炒五花肉,是下酒好菜。还有,老辈人喜欢做咸笋,装在一米多长的毛竹筒里,可保存一年不坏,食用时取出,加猪油烹煮,咸香满口,是天下佐粥之不二小菜。

出化笋的季节,云水小镇的四方八野都是采笋人。但总有遗漏之笋,长高脱壳变身化竹,成为家乡的主要绿化植物。

化竹可不简单,全身都是宝,不仅可绿化山河,竹体可家用,竹米还可救命。

化竹虽小,高不过两米,粗不过拇指,但韧性十足,可以编家具,可以扎篱笆,可以插在菜园里缘藤蔓植物。现在,虽然很多用具都是塑料加工了,但化竹的用途及价值依然无法被取代。一是在托溪的山间地头,化竹到处都是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二是用化竹做生产用具,环保且无需成本。


DSC_6468_副本

采笋节上的烟火气

化竹不仅可以用作生活生产工具,而且能长竹米,灾年可救命。文学家冯梦龙所著《寿宁待志》记载:寿邑万山逶迤,化竹繁殖,崇祯八年,竹间有生米者,是岁秋成大损,疑为不详。九年春夏之交,遍山皆竹米,开如小麦。值米贵民乏食,取而粉之可粥,舂之可饭。于是,阖邑竞采,多者或盈数仓,转以发粜,每石价一金。凡出米数千斛,民赖以济。惟寿境则有,越境绝无矣。有感于此,赋诗《竹米》二首以为纪念。其一曰:不识乾坤德,徒矜草木祥。万竿非树艺,三夏接青黄。竞采儿童便,经春黍稷香。荒山无赋税,多产亦何妨。灾荒之年,竹米救急,一念为民的县令冯梦龙祈求上天:长于荒山而不必缴纳赋税,化竹啊,你就多长些竹米,以解灾民之难吧!


DSC_6635_副本

采笋节免费全笋宴

还听长辈说过,上世纪“三年大饥荒”时,遍地化竹长米,家家户户携老扶幼上山竞采。虽难济荒年,但青黄不接之时,能吃上一顿竹米饭,也算是很有口福的了。只是,长了竹米后的化竹,全部死亡,要经过十几年重生,方形成新的竹林。化竹长米后死亡,虽属自然规律,但乡亲们还是为化竹这种舍身救民的精神所感,常感念而不敢忘。是故,冯梦龙在县志里载之,长辈们在故事里传之。

一年一度的采笋节,总能吸引众多乡亲前来打卡。由笋及竹,闲谈了这么多,无非是希望众乡亲,在品尝全笋宴的同时,懂得珍惜美好家园,爱护家乡的化竹,用真心点赞化竹,用真情感恩化竹。

作者简介
head
作者: 吴长波
简介: [详细资料]
文章分类
手机文集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